《近代史研究》2023年第1期目录及内容提要
“从历史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笔谈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现代化道路,经过漫长而艰辛的探索,在实践与理论上均有重大创新。这是一条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现代化之路,它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思维定式,展现了现代化模式的多元性,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历史是现实的源头。回望走过的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意义及其历史必然性。为此,本刊特约三位现代化研究资深专家分别从实践和理论两个不同层面,对中国现代化历程做一历史追溯和分析,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理解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断。期待更多学者共同参与这一研究,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添砖加瓦。
“近代中国的人与自然”专栏
不确定性的世界:
一个洪灌型水利社会的诉讼与秩序
——基于明清以来晋南三村的观察
张俊峰
内容提要
引洪灌溉作为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域一种独特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自北宋王安石变法以来广为流传。洪水的不确定性给这一完全依赖洪水为生的区域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在长期争水过程中晋南三村民众形成小争大讼的习性,诉讼成为他们应对生存困境的一种行为惯习,官方裁决动辄为民众公然违背,反复受理和裁决三村间的水利诉讼已成常态。洪水的不确定性导致了社会的不确定性,而社会的不确定性又加剧了洪水的不确定性,有限的洪水究竟由谁使用也充斥着不确定性。彻底解决人对洪水的依赖,改变单一的谋生方式,才能摆脱不确定性的束缚。就此而言,不确定性是理解明清以来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域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核心概念。
关键词
不确定性 洪灌型水利社会 人水关系 晋南三村
作 者
张俊峰,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
“沧海桑田”:
近代长江中游的沙洲变迁与滩地开垦
刘诗古
内容提要
长江水道是一个开放、动态的自然系统,既有水土流失、江水泛滥、沙洲涨坍等自然变迁,也有人类为了在滨水低地进行土地开垦而进行的大量人为改造。江心洲属于典型的滨水低地,系长江中上游来水挟带之泥沙遇阻减速淤积而成的土地,必仰赖于堤坝的捍卫。堤坝作为低地社会至关重要的水利设施,实际上是国家干预与地方社会自组织治理相结合的产物。滨水人群对生态环境的适应和改造,则主要围绕洲地的涨坍、开垦与治水展开,呈现“人与自然”动态制衡的演进过程。晚清以来,张家洲北汊逐渐发育为弯弓型河道,北岸受水流冲刷加速崩塌,南岸则逐渐淤积出水,形成“北崩南淤”的态势。原来居住长江北岸的各姓居民先后奔赴南岸垦荒,致使新淤洲地争垦纠纷不断。各群体通过组织超越村落和家族的垦团,并积极利用垦荒条例或土地法规来实现各自的占垦诉求。这表明,近代国家及其制度建设在新淤洲地的“确权”过程中扮演了比过去更为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
长江中游 新淤洲地 滩地开垦 低地社会
作 者
刘诗古,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中心副教授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
奉天国有林的确权与争讼
池 翔
内容提要
清末民初,北京政府开始推行国有林制度。这一制度对东北地区既有的林权习惯形成了挑战。晚清东北的森林产权是林地与林木合一的“整体林权”,民间一般以地照和山场税捐凭证作为私有林权的证明。然而,新的国有林制度重构和细分了森林权属,要求将天然森林的林木和民间非业主自种的林木收归国有,由林务局统一发放国有林照。天然林木所有权从森林产权中的单独析出和国有化,导致以往民众享有的私有林地和公共山场中林木所有权和使用权被剥夺,从而引发了多种类型的林权争讼。在奉天这样一个拥有大量天然森林的区域内,国有林权在私有山场和公共山林中的延伸,不断引发林业讼案,逐渐重塑了本地的产权秩序。
关键词
国有林制度 林木产权 林地产权 林业讼案 东北林业史
作 者
池翔,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专题研究
图像中的《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中英交涉史实新释
王亚楷 李骛哲
内容提要
1842年8月29日,《南京条约》在英舰“康华丽”号上正式签署。英方为此专门绘制了《〈南京条约〉的签订与钤印》一图,其史料价值不容忽视。该图的绘制与印刷均由英国官方授意,其目的在于宣扬战争胜利、美化殖民扩张。耆英等人在画中的不同形象,反映出英方对中方官员的态度差异,进而影响了清廷对战后中英交涉负责官员的选派。与该图配套的人员名单和相关图像资料,暗示了中方翻译在交涉中的参与和“康华丽”号的精确停泊位置,亦呈现了中方官员在签约谈判过程中的处境和措置。
关键词
鸦片战争 中英交涉 《南京条约》 “康华丽”号
作 者
王亚楷,上海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李骛哲,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副教授
19世纪中叶“儒枭”集团的崛起
与地方权力角逐
——以浙江乐清的瞿振汉起义为例
李世众
内容提要
19世纪初以来,银贵钱贱的现象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巨大影响,各阶层收入减少,政府亏空严重。至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为克服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清廷大规模出卖科举功名。浙江省温州府乐清县由此出现了一个数量庞大的异途出身的生员群体。这个被指斥为“儒枭”的群体挑战了正途出身的地域政治集团,对正途士绅掌控的地方政治权力和文化权力构成了现实的威胁。瞿振汉起义实为两个地域政治集团之间的仇恨不断加深的结果。
关键词
捐纳 儒枭 地域政治 地域文化
作 者
李世众,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唐绍仪内阁的财政难题
李文杰
内容提要
辛亥革命造成原有的中央集权式财政体系瓦解。如何在失去财政调剂能力的情况下筹集巨款,进而完成革命的善后问题,成了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唐绍仪内阁面临的急迫问题。在公债、国民捐、军用票等手段受挫后,南北政府都诉诸外债,唐绍仪内阁更是积极寻求外债以解决财政危机,内阁成员在这一问题上并无大的矛盾。由于外债与国权这一敏感问题牵连,它遭到参议员质疑,加之党派意识和舆论渲染,借款问题变成了立场问题。唐绍仪在压力巨大且又无可作为的情况下,选择离职。财政问题成为第一届内阁终结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唐绍仪 内阁 国务总理 北京政府 外债
作 者
李文杰,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国民党战时民众工作失败的历史考察
——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为视角
金之夏
内容提要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形成以军事委员会统辖全国军民作战的战时体制。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在负责军队政治工作的同时,接管了战时民众工作指导权,这意味着军队开始参与党部和政府负责的民众工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设立的初衷是统一管理战时政治工作及民众工作,综合领导各方力量抗战。然而,由于军队、党部和政府各方对职权互不相让,无法实现党、政、军的结合。国民党主导的民众工作多头开展,相关各方互无联系,甚至矛盾频发、互相拆台。究其原因,国民党的组织结构和派系纠葛直接影响到相关各方的职权划分和工作展开,加之国民党对于民众运动的忧虑与恐惧,导致其主导的战时民众工作成果有限。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民众工作 国民党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
作 者
金之夏,牛津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
青年论坛
《地理全志》所见晚清传教士
对科学知识的筛选
李 侃
内容提要
晚清来华新教传教士慕维廉以西方1850—1851年出版的地理学著作为底本,于1853—1854年编译出版了《地理全志》。通过对照《地理全志》及其底本,可以发现慕维廉对底本的自然科学知识做了有针对性的筛选,尽量回避与基督教观点有冲突的知识和学说。慕维廉在翻译时改写了部分内容,试图改变原文的理论倾向,调和科学与宗教的矛盾。不过,这种筛选和修改并不彻底,《地理全志》保留了部分与教会立场相左的成分,其中包括一些支持生物进化的证据和观点。梳理传教士译著的这一现象,有助于我们更加完整地勾勒晚清传教士科学传播活动发展演变的轨迹。
关键词
《地理全志》 传教士 慕维廉 进化论
作 者
李侃,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
《近代史研究》
主管: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主编: 葛夫平
出版: 近代史研究杂志社
投稿网址: jdsyj.ajcass.org
编辑部邮箱: jdsyj-jd@cass.org.cn
电话: 010-87420921